
秋风起,蟹脚痒,崇明的蟹塘迎来了最热闹的丰收季。11月13日,第五届“上海蟹港”金秋吃蟹季活动在绿华镇西来农庄举行。
“我们准备好了!今年大丰收,现在就准备运过来啦!”11月13日19时,绿华清水蟹养殖核心区——宝岛蟹庄的蟹农们乐呵呵地提起沉甸甸的蟹笼,朝着大屏幕挥手。在主会场,嘉宾们通过大屏幕观看崇明清水蟹的开捕仪式。
随着沉甸甸的蟹笼缓缓起网,一只只膘肥体壮、张牙舞爪的崇明清水蟹浮出水面。随后,这些吐着泡泡的蟹便被装进了名为“鲜航一号”的物流无人机。不一会儿,“鲜航一号”便满载着清水蟹出发,飞往主会场。

伴随着无人机的嗡鸣声,“空中的士”飞临主会场上空,随后缓缓降落,工作人员将无人机上的蟹笼倒入舞台上的大篓中,现场嘉宾们共同感受到崇明蟹农丰收的喜悦。
绿华镇地处长江入海口,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水产资源。据统计,今年绿华镇清水蟹成蟹养殖面积约3000亩,预计全年总产量在200吨左右。从抽调情况来看,今年大闸蟹长势符合预期,产量比往年略有提升,清水蟹品质规格优良,5两以上的雄蟹和4两以上的雌蟹不在少数。
开幕式现场还按重量评选出了“蟹王”“蟹后”。在备受瞩目的拍卖仪式中,象征“头彩”的“蟹王”和“蟹后”以1.2万元的价格成交。“蟹王蟹后评选不仅是一场竞赛,更是对我们产业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。”崇明河蟹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春表示。


整场活动中,无人机大放异彩——除了运送第一笼清水蟹,还在主会场贡献了精彩的表演。500架无人机在主会场上空,随着音乐在夜空中变换各种阵形,构成候鸟、绿华蜜橘、清水蟹等动感十足的点阵图案,让人大饱眼福。据了解,当前绿华镇正积极发展低空经济,着力打造低空产业综合体,培育各类“低空经济+”应用场景。无人机送蟹,便是应用场景之一。


这批清水蟹,青壳白肚、金爪黄毛、膏脂饱满、肉质鲜甜,即将成为餐桌上的“C位”美食。在绿华镇,吃蟹不止有一种方式。开幕式上,“舟”游杉水——红叶季水上微旅行项目启动,这是今年漫屿户外运动营地与西沙湿地联手打造的水上微旅行项目。随着季节更替而变红的杉树林,与波光粼粼的水面共同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,游客可划着独木舟穿梭其间,享受自然之美,还能在泛舟时品尝崇明清水蟹,享受独特的品蟹体验。

对绿华镇来说,金秋吃蟹季活动也是一个政企合作交流的平台。活动当天,2025年绿华镇生态产业招商推介会也同步举办,120多位企业家出席活动。
“很庆幸把企业注册在绿华镇。从档口到作坊再到工厂,公司每一步的发展,都离不开绿华镇的关心和支持。”上海拓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配配说。推介会现场炒股炒股配资,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翼无忧航空科技有限公司、全能和(上海)通用航空有限公司、依偎车(上海)航空公司与绿华镇签署合作协议。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